離開四年級,其實還該有篇告別基礎學科文的。不過先欠著,先來寫一下臨床技能訓練週。
以往在進入七年級擔任實習醫生之前,醫院教學部會舉辦半天的臨床技能訓練,教導一些procedure的正確作法,包括置入導尿管(Foley)、留置針(IV Catheter)、抽血等等。今年聽說經過問卷調查,認為在升五年級時就把這些技術教給我們,我們在醫院見習的過程會更為順利。因此今年擴大舉辦臨床技能訓練週,四升五的醫學系、牙醫系同學都參加,分兩梯次共160人。時間延長為兩天半,除了上面提到的項目以外,還有心電圖(ECG)、鼻胃管(NG tube)、穿防護衣、醫病關係與溝通技巧、手術室無菌技術、基本手術技能(綁線、縫合)。
這個臨床技能訓練辦在暑假的第一個禮拜,六月底,不過早早就跟同學預告了,所以大家也不太有反彈意見。畢竟離開四年級了,每個人都多少帶著一點自豪一點傷感,瞭解到我們再也不是大學生。從此以後的生活並不再有上下課、期中期末考,取而代之的是Morning meeting與Primary care。在六月的最後一個禮拜,穿著已略為熟悉的白袍,佩帶著嶄新的識別證,開始適應自己新的角色。
首先是介紹為何要舉辦臨床技能週,其中提到我們五六年級的角色已經從「見習」調整為「實習醫學生」。也就是說,希望我們的角色能夠更參與實際的事物當中從中學習,而不僅僅是觀摩。因此,希望在這個時候就將臨床上所需的技能教授給我們,將來在醫院中可以更為熟悉。也順便宣導了預防針扎、針扎通報、標準防護等等概念,雖然有點累人,但是在實際行醫前能夠保護自己是很重要的。
因為人數眾多,我們分成好幾個組,在不同時間進行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完成之後還要請負責的老師蓋章。沒錯,就好像大地遊戲一樣!只不過兩天半的大地遊戲玩起來實在累人。我們的第一站是鼻胃管(NG tube)及心電圖(ECG)。上NG的學長對著我們四個講了一個小時,包括最基本的原則、一些小撇步,還順便講了他自on NG的故事!學長同樣的內容下午還要再講三次,真是辛苦。另一間ECG的學長也是很溫和詳細的告訴我們如何貼lead、如何用ECG monitor監測病人的心跳,還順便示範了怎麼用電擊器。雖然中途我一直很害怕同學會一時忘記,真的對著我的心臟放出360J的電流,不過幸好沒有發生。
下一站是穿防護衣。也許比穿防護衣更重要的是標準防護的概念,還有什麼時候應該要用什麼樣的防護措施。這些都是很容易忽視的細節,所以養成習慣才那麼重要!這就有點像隨身攜帶衛生紙的習慣,如果沒有好像也不會出什麼大事,直到有一天沒衛生紙會死再後悔就來不及了。面對不知名的感染源,只有養成習慣隨時保護好自己,才能倖免於難並且保護其他病人。
第二天,按照排定的行程總共有四個站要跑,各兩個小時。除了中午吃午餐休息的一個小時外,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時間。首先是醫病關係與溝通技巧,臨床技能中心設計有一間一間的診間,和門診相彷;不同的是每間裡面架設了多台隱藏式攝影機!在大討論室裡面有操作面板,可以看到每個診間裡面的錄影。課程安排了幾位標準化病人,他們受過訓練表現出病人一般會有的一些情緒,也就是我們會碰上的問題。我們的任務是詢問病史以及進行理學檢查。老師大略講過一些原則之後,就輪到我們上場了。四年級這一年已經有一些和病人應對的經驗,但是獨自推開門面對病人時心裡仍然有點緊張。病人回答我的問題,講了一些先前的症狀,接著開始問我說會不會是心臟病?突然間被問了問題,我有點慌張,努力思考要怎麼把話題導引回病情的詢問上。過一會兒,病人又問說我是學生,知識夠不夠處理他的病症?所幸這次我處理得比較好一點,回答說我會跟主治醫師報告一同決定接下來的治療。十分鐘結束,我們回到大討論室檢討剛剛的表現。老師點出了每個人可以改進的方向,我也看到自己受到質疑的時候講話明顯結巴許多。標準化病人也給我們回饋,例如說我進房的時候可以直接坐下來,而不要問是否可以坐,反而更能給人能夠被信任的感覺。這幾位標準化病人都非常好心,說了我們許多好話,但是我們自知根本就沒有那麼好。
接著是導尿管(Foley)。標準安置導尿管的步驟非常繁複,因為要仔細區分手是無菌、乾淨、還是受污染。導尿管的置入本身不難,難在必須盡力確保插入的過程中無菌,以免發生尿道感染。負責教我們的護理師們也都很親切,不厭其煩地指正我們的錯誤動作。「清潔」和「無菌」看起來都是乾淨的,但是卻要小心不能用「清潔」的手去碰「無菌」的東西,否則就污染了。腦中必須清楚現在哪一支手上的東西是清潔或是無菌的。理論上來說,多做幾次就能夠養成習慣,習慣後就不用再思考了。
下午到微創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訓練中心,課程是和手術室比較有關的刷手、無菌觀念、縫合與綁線。進手術室必須儘量無菌,因為病人的肚子就開開的在那兒,非常容易受到感染。進到手術室之前必須要用標準方式刷手,幾乎都快要把皮膚刷掉一層了!穿著綠色的手術衣,刷完手舉在胸前,背對著門進入手術室,雖然我們什麼手術也不會,但至少看起來還得有點架勢。
第二天最後一堂的綁線與縫合由一般外科的住院醫師來上,氣氛真是與其他幾站相去甚遠。看到我們用錯的方法拿器械,毫不留情的糾正,加上「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也許外科就是這樣,大家都是從小被罵到大的吧。綁線也是,有的人就是天生對於立體概念反應比較慢,就遭到一陣無情的嘲笑。學會之後,我覺得這些技能真的得練習才能夠進步,從大腦的思考變成反射之後才能夠做得好。
最後半天是抽血和留置針。抽血可以算是這幾站中大家比較在意的,因為除了用假手模型練習之外,還要互相當作試驗品。在模型上練習了幾次,就要互相練習啦!不幸猜輸必須先被抽,不過幸好同學技術不錯一次OK。按了幾分鐘換同學當犧牲品,除了最後針頭有點掉出來以外一切順利。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被抽血的地方還是隱隱作痛。放留置針(Catheter)也是病房中常常需要的技術,要從靜脈給藥的時候必須先有留置針在血管中。要On cath是實習醫師很怕的事情,因為技術不好on不上時還會被病人罵(因為很痛)。用模型練習我們是還算合格,但是誰知道真正碰上病人時會出現什麼狀況呢?模型的血管明顯,不會喊痛也不會掙扎,比起真的病人來說好處理多了。
結束了兩天半的大地遊戲,暑假總算要開始了。整體而言,教學部安排這些課程非常的用心,來上課的老師也都很仔細地講解給我們聽,我在這些課程中學到不少。但重要的是未來能夠多加練習,技術更加熟練,才能在帶給病人最少的痛苦下達成最大的成效。
暑假的第一天,就是應該要這樣過!
學期中的時候就有計劃要去衝浪,可是一個一個禮拜的週末都是充滿了事情,大家也喬不到一個剛好的時間。要不是考試,不然就是比賽、送舊、端午節,就這麼拖著拖著從期中拖到了期末。終於,我們一起熬過了四下的期末考,在暑假的第一天,重新證明我們的青春與活力!
前幾天終於跟佑樺說好了,反正就是我們兩個星期五一定要去!雖然這幾天下午都是雷陣雨,不過早上通常都還不會下雨。決定至少兩個人的基本盤之後,就是再到處問問有誰要一同參加。我們原本計劃的衝浪地點是有名的蜜月灣。後來聽說醫鯊同學跟醫網的學長也都去衝浪過,滿推薦另外一個地方。既然有人開過路,第一次去的我們當然選擇前人走過的道路囉!於是我們就接洽了學長同學們推薦的藍洋衝浪俱樂部,因為他們可以到火車站來接我們到海灘。其他幾家衝浪店有沒有提供這個服務我就不知道了。
藍洋衝浪俱樂部的位置不在蜜月灣,而在烏石港,比蜜月灣再南邊一點點。從台北出發坐火車的話,是坐到外澳或頭城站,區間車大約兩個小時,票價約$120元。因為到外澳的班次不多,所以我們今天一早就出發了,搭早上6:20的區間車。早上的火車有許多通勤的學生,大多是瑞芳高工和基隆學校的學生。要這樣每日通車來回實在是也滿辛苦的,想必我們這些穿短褲夾腳拖的大學生會很顧人怨吧。
雖然東北部海岸大多數都是岩岸,但是這邊卻有一大片的沙灘。遠處應該是龜山島,在今天的完美天氣下閃耀著陽光。雖然說下午還會不會下雨不知道,不過至少我們應該可以有個充滿陽光藍天碧海的早晨囉!八點多到達海邊,老闆開了廂型車來載我們。本店在省道上,分店就在海灘旁的小路上,看店的是老闆「宋哥」的女兒。聽到我們說是學長同學介紹來的,居然馬上就猜到我們是醫學系的,真是太厲害了!
租一張衝浪板$500元,不限時間,一整天都讓你玩。店裡還有賣一些衣服、褲子、拖鞋,還有其他一些用具。他們也很貼心的提供代訂便當的服務,還借我們一人一件衝浪衣。衝浪衣的材質有點像光滑的那種排汗衣,目的是不要讓身體跟衝浪板一直摩擦受傷。付完錢,綁好褲帶,我們就往沙灘前進了!
好久沒有看到海。雖然今天是星期五,不過仍然有一些人在海裡飛來飛去。沙灘上就有藍洋的攤位,數十張衝浪板在太陽下雀躍著等待海水的浸潤。老闆「宋哥」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要怎麼用衝浪板,不過我們都心知絕對沒有他講的這麼簡單。反正原則都只是原則,只要到時候能夠讓你不從板子上掉下來的方法就是對的!我們用的是軟板,而且應該是長板,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種類。材質有點像是很硬的泡棉,長度比兩公尺再多一點。衝浪板尾巴有一個Fin,好像鯊魚鰭那樣,用來穩定衝浪板,還有一條繩子綁在腳上,如此一來被打落水裡的時候就可以把衝浪板拉回來。
帶著衝浪板,海好像也沒那麼可怕了。衝浪板其實就是個極巨大的浮板,可以讓你整個人都趴在上面,還能浮在水面上。然而如此巨大的浮板,在海裡也是難以駕馭。首先我們要從岸邊帶著衝浪板向海中前進,面對著一波又一波迎面打來的浪花,一不注意就會被連人帶板翻個七葷八素。尤其是在距離海岸中等距離的地方有一個關卡,有許多浪會在那兒碎裂。如果不幸碰到一個剛好打在頭上,就算閉起眼睛嘴巴還是一樣會嗆到水。沒有帶浮板的時候可以潛入水中避過浪頭,不過帶著衝浪板就得小心的注意每個浪。被海浪打到、衝浪板被沖走、被自己的衝浪板打到都是常有的事,我還有一次不小心連板帶人都翻了,衝浪板還打到別人。當然,我也有被別人的衝浪板打到,彼此彼此。會被浪打走的,還有褲子,所以褲帶要綁緊;眼鏡也會被沖走,所以不要戴眼鏡下水(蛙鏡是可以,不過看起來實在不帥,佑樺他們戴隱形眼鏡好像也沒事);手錶項鍊也是有被大海徵收的危險;比基尼嘛,我今天有幸目睹了一次,還跟那個女生對看了一下。總之,該綁的東西要綁好,除非你是故意的,那就造福了其他的遊客了。
到了海裡,就要趴上衝浪板,雙腳併攏放在衝浪板底部背對海洋。衝浪板很長,所以其實重心是滿後面的。如果重心太前面的話,就會發現前端被壓到水裡,就等著喝海水吧!我今天犯了不少次這個錯,所以這是給大家血淚的教訓啊!準備好姿勢之後,就等一個浪過來。最理想的浪是到身旁時剛剛要碎裂(從上面蓋下來變成白浪花)的浪,這時候浪的力量最大。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先用碎掉的白浪花練習,速度比較沒那麼快,時間也比較好抓。看到浪從後方過來時,要努力往前划水,讓自己有一個速度往前,才能夠吃到浪讓它推著你前進,否則浪只會把你捧起來越過你。簡而言之,就是擺好姿勢用尾巴對著浪,浪來時努力划水,然後試著在衝浪板上站起來。說起來簡單,不過我們可是玩了整個早上才成功幾次。
今天的海水不知怎得覺得特別鹹,不過也可能是以前沒有在海水裡面待超過三四個小時。在海裡面被海浪打了三個小時之後,嘴裏一直都是充滿鹽巴的味道,就算上來喝水也消除不掉。要去衝浪水一定要記得帶足,我建議至少帶1500cc以上,如果像我們這樣從早上玩到下午的話可以帶多一點。雖然沙灘上也有賣水跟飲料,不過可想而知是比較貴的。
為了增加衝浪板的摩擦力,上面通常都有塗蠟,站上去的時候比較不容易摔下來。相對的,在爬上衝浪板時就很容易和板子一直摩擦。衝浪店借我們的衣服就是為了要保護肚子,但是除了肚子以外還有很多地方會擦傷。衝了一天下來,其實體力的消耗時還好,但是手和膝蓋都充滿了擦傷,我的手掌還在滲組織液。尤其泡了鹽水真是痛得誇張!如果可能的話,穿著長袖長褲去衝浪會是最好的選擇,就像專業的衝浪衣。
在海邊有不少高手,他們從離岸邊很遠的地方咻的一口氣就衝了好長距離。而且我們觀察,厲害的人都很黑,除了女生之外。難道這就是為什麼佑樺也這麼厲害?想必所有厲害的人都是從初學開始,花了很多時間跟海浪搏鬥,才能夠抓到訣竅的。我們這種第一次,能夠站起來真的就偷笑了!下次還有機會的話,我們會更進步的!
從早上八點半一直玩到下午三點,途中有幾次休息,還有吃了一個便當,不過算起來也真的在海裡泡了不少時間。與其說是衝浪,不如說是被浪衝,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被浪打得東倒西歪。不過難得出現一次可以乘著浪花衝向岸邊,一切就都值得了!上岸之後,除了手跟膝蓋擦傷還是痛,脖子後面好像也曬傷了。坐在岸上,還有海浪一波一波從後面打過來的感覺,一直到回到宿舍了都還有點暈。又拜託衝浪店的老闆載我們到頭城站,在那兒吃了物美價廉的晚餐,然後坐東哥的車回到台北。經過雪隧,時間比火車或北宜公路少了許多,大約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玩了一整天,真的很累,在車上都快睡著了。
暑假的第一天,衝浪之行成功!好累,好好玩!
註:在Google Maps上看我們今天衝浪的海灘。
玩了一個早上,中午肚子超級餓,福隆便當吃光光。
東哥大概是整個海灘看到唯一戴蛙鏡的。
奮鬥了一個早上,大家都有成功站起來!雖然還沒有抓到訣竅每次都可以乘浪前進,不過這種時刻真的讓人作夢都會笑。
無敵輕功水上飄!
我們是一起的好夥伴!Give me five!
在藍洋分店外合照一張紀念。大家是不是比來的時候更黑了呢?
我在這個站上放上自己的名字,因為這些文章都是我寫的,這都是我的一部份。我希望別人如果對我有興趣,能夠在搜尋引擎上找到這個站,看到更多關於我的事情。
因此我偶而也會去Google一下自己,看看這個站是不是在排名的最前面,或著最近有沒有不小心得罪了什麼人被放了炸彈。所幸到目前為止我還不有名到那個程度,平平安安的過日子。不過在Google自己的時候,也會發現一些和我沒有關係的事情: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的蔡牧宏存在。
目前整理看起來,總共有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