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借住在莊泓叡那,他今天早上很辛苦的要七點到醫院,六點就要出發,所以我也跟著六點就出門了。還讓他只能睡床墊,真是不好意思。
昨天到達Bonn的時候,覺得這裡真是個大城市,街道上非常地繁榮。莊泓叡笑笑說:「等你看到Köln你就知道了。」早上六點多的Bonn沒什麼人,就連徒步區大道也才剛要開張,有些載運貨物的卡車停在商店門口。車站前的麥當勞倒是24小時營業,雖然看起來裡面沒什麼人。
Bonn其實是個滿特別的地方,曾經很錯愕地被指定為西德的首都,又很錯愕的被柏林搶走,不過今天看起來適應得不錯。這也是貝多芬出生的地方,所以有貝多芬的紀念碑和展示館。貝多芬的雕像都相當帥氣,正常的站立銅像看起來已經很兇,還有放大版的鋼鐵立體特寫!
前進到德國最後一個住宿的地方,Köln。從車站一出來就看到大教堂,真的是夭壽的大耶!明天再來好好參觀Köln,放下行李後,就往Aachen前進。
Aachen在德國西邊的邊界,所以歷史上經常是德法互相搶來搶去的一塊地。直至今日,這裡的人講話仍然會帶有一點法文的痕跡。這個城市起初羅馬人發現的溫泉,直到Charlemagne成立了一個帝國,並且把這裡定為首都。之後的三十幾個德國國王都是在這裡舉辦加冕儀式的。因此Aachen的觀光設計成Route Charlemagne,以他為主軸來介紹整個城市。
我猜這應該是個新定案的主意,因為還有很多計畫還沒完成。用Charlemagne當主軸,跟他的歷史有關係:他統一了度量衡、建立了「文字跟文字中間有空格;段落第一個字大寫」的制度,演變成現在的小寫。他也廣邀各個地方的學者來到Aachen交流。就某種程度而言,整個歐洲彼此之間的了解在那段時間大幅提昇。借用這個精神,在荷比德邊界上的Aachen一方面也展望未來,促進歐洲各國的交流,包括科技合作、經濟合作等,也有各自的計畫。但是有好幾個館
除了主題精神很不錯,也運用了不少新科技,像是Audioguide(叫做Aixplorer)是個改良版的iPhone,除了聲音之外還有影像跟影片。最新奇的是,走到一個房間裡面就會自動感應,出現相關的導覽可以點選,也可以看到進度到哪。整體來講效果非常好,因為可以自己控制順序跟想聽的主題。櫃台的人說這個系統上星期六才啟用,原來我運氣這麼好!
在教堂的地窖裡面還有收藏許多寶物。有一些「寶物」其實滿特別的,像是聖徒的遺物,會被裝在裝飾華麗雕刻精美精光閃閃的藝術品裡面。Charlemagne後來也封聖,所以他的骨頭也變成聖物。Radius和Ulnar裝在一個黃金的手裡面,Femur的一小塊裝在有三個塔的黃金箱內。最恐怖的是Charlemagne的黃金半身像,外表看起來威風武武正常正常,其實裡面有他的頭骨,每逢新國王加冕還會出來跟大家打招呼!
在德國旅行了一個月,常常出現的一個主題就是對過去的反省,以及對現今和平的珍惜。我已經很難想像今天的歐洲內戰,歐盟已經是世界上的一個重要勢力,但人類文明大部分的時間並非如此,除了過去的約50年,剩下的2000年歐洲都在不停的戰火中度過。歐盟的成立是件很不簡單的事情,所以他們很重視也很珍惜,很努力維護。但理想是理想,彼此之間的摩擦永遠不會停,就更需要不停述說理想,讓更多人來支持。
也許有一天,整個地球會變成一個同盟,我們可以立個紀念碑,懷念為這個理想犧牲奉獻的人;有一個博物館,向人們講解當初世界的各國是如何彼此恐嚇。而未來的小朋友們會抓抓頭,不了解為什麼世界上的人要打來打去,地球根本是個零和遊戲。希望會有這麼一天。
天上掉下來的兩顆頭?我懷疑是紀念Bonn當初的兩個羅馬人,不過旅遊書上倒是沒寫到。
廣場上很兇的貝多芬。
Rhine上面的...夕陽?其實是日出才對。
這個人很有名,大家都認識他。他發明了一種食物,大家要不要猜猜看他的名字?他曾經住在Aachen,市政廳裡面有他的畫像。
今天心血來潮,中午喝了酒,結果臉就變成這個顏色,還在廣場上打瞌睡完才去看市政廳。
Ratskeller前的馬廚師。
盜版ICE?!而且還是在模型專賣店裡面看到的耶。
Note: This post is translated from original Chinese version.
It was Monday after spending a night at Anja's, and she had to work this morning, so she dropped me off at her friend Holger and Dorothy's. They also had a couchsurfer Laura, who would be touring the city of Koblenz with me today. Holger is an English and IT teacher in secondary school. Although he looks a bit intimidating, but he's actually very kind and explains matters with great enthusiasm. I think he would make a fine teacher.
Many places in Koblenz are under construction for the Bundesgartenschau of 2011. The hosts joked that we should come back again in 2011, when Koblenz will truly be a wonderful city. Nevertheless, Laura and I wandered through the city the whole day, chatting and exchanging anecdotes from our travels. Laura majors in German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a trip to Germany helps greatly with her studies. She has been studying German for 7 years, and it's her third trip to Germany! It is however her first couchsurfing experience also. We walked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back, then took the ferry across the river to mount the fort. We must have walked 10 kilometers today!
Before departing, I went to pick up my bags at Holger and Dorothee's. They both happened to be home, so I couldn't resist sitting down and having a chat. We talked about everything from sparkled water to racism issues. It was a really interesting discussion, with everyone hold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from Germany, USA, and Taiwan.
This is the device for creating sparkled water. According the Holger's theory, there are many inactive volcanoes in Germany. Sometimes gases arise through springs, and sparkled water was created. Thus people was used to drinking sparkled water, and some even consider un-sparkled water to be undrinkable. Although bottled sparkled water is available at supermarkets, but to carry them upstairs, especially to an apartment on the fifth floor without elevators, is a tedious job. Clever Germans invented this device, which takes a canister of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which can turn tap water into sparkled water. Too bad it probably won't work in Taiwan, because nobody sells these canisters.
I asked about the boundaries of Germany. Holger explained that there was no "Germany" in the past, but many small states that fought another. Imagine Georgia and Alabama fared war over their borders, it was a painstaking and pointless dispute. Especially with the Franks, a long history of argument was in the tradition. The 60 years of peace in recent years is a dramatic change, which owes its roots to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Through exchange programs we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ultures, and recognize that we are the same, similar people with identical emotions and problems.
I mentioned the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I had while visiting the Jüdisches museum in Berlin, that I still had issues with different races. Holger speculates that we might still need some more time, as the Europeans did not achieve their current mindset after a few decades of contemplation (and devastating history). He notes 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that white people seem to be able to blend in with all races. Whites and Asians, whites and blacks, whites and middle-east. But seldom do we see Asians and blacks, or Spaniards and Africans. What's strange is, even I (as an Asian) seem to feel whites & blacks are OK, but Asians and blacks are a bit weird. I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it.
I hope in another generation, we will advance to a world where race is no longer an issue. After all, the differences are less than 1% in genetic variation. Language is a barrier that can be overcome, and so is cultural differences. I had to leave the interesting couple and my new found friend to catch my train to my next stop, Bonn.
Sights, churches, sculptures, tombstones, paintings, these are just only symbols of humanity; individual persons and their insights to life are the real treasures worth seeing. There is too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to know them all, but couchsurfing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meet new friends, and an unique window into each other's cultures.
標籤: 2009 德國, 旅遊, in English
Note: This post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昨天在Anja家借住一晚,禮拜一人家要上班,把我載到昨天一起吃飯的朋友Holger和Dorothee家。他們家也有個沙發客Laura從美國來,剛好今天跟我一起在Koblenz閒晃。Holger是中學英文老師兼電腦教師,雖然看起來大塊頭,但是實際上非常親切,而且會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我想他是個很稱職的老師。
Koblenz現在有很多地方都在施工,準備2011年的花園展,所以有點可惜。他們打趣地說,應該要2011年的時候再回來看,Koblenz就會變成一個很漂亮的城市。雖然如此,我和Laura還是在城裡晃了整天,一邊走路一邊聊天,交換旅遊的時候發生的趣事。
要離開之前,回到Holger和Dorothee家拿我的行囊,剛好他們兩個都在家,又坐下來開始聊天。從氣泡水一路聊到種族問題,不知不覺又聊了一個小時,不過討論的內容真的都很有趣,德國、美國、台灣觀點各執一方。
這是產生氣泡水的機器。根據Holger的理論,德國有很多休火山,但是仍然有一點點東西從底下冒出來。有的時候冒在水裡面,就變成氣泡水了。因為這樣大家喝習慣了,所以很多人覺得沒有氣泡的水根本不是水,不能喝。雖然超市買得到氣泡水,但是要搬回家,尤其是搬上沒有電梯的五樓是件費時費力的工作。於是聰明的德國人發明了這台機器,裝上瓶裝的二氧化碳後,只要加自來水就可以變成氣泡水!可惜買回台灣大概也沒有用,因為沒有瓶裝的二氧化碳。
講到從前德國的邊界,Holger說從前並沒有「德國」這種東西,而是很多個小王國彼此不停征戰。他說,就好像Georgia和Alabama不停戰爭一樣,沒完沒了。尤其是和法國人,大大大小的爭端從來就沒有停息過,最近60年歐盟的和平是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平息爭端的功勞要歸給交換學生計畫,開始了解對方的文化,才會體認到我們都是一樣的。同樣為人,有同樣的情緒和同樣的問題。
我提到我之前去猶太博物館,發現自己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接納不同種族。Holger說可能還要一段時間,他們也是經過一段時間(和一段悲慘的歷史)之後,才慢慢接受這個觀念的。有個很有趣的觀察是,白種人似乎可以跟任何人種通婚,大家不會覺得太奇怪。白人跟亞洲人、白人跟黑人、白人跟中東人。但是鮮少看到亞洲人跟黑人,或是西班牙人跟非洲人。奇怪的是,就連我(亞洲人)也是覺得白人跟黑人就還好,亞洲人跟黑人就很怪,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希望再過一個世代,我們真的能夠進步到放下種族之間的偏見。畢竟那只是少於1%的基因不同,語言不是絕對的障礙,文化也不是絕對的障礙。時間要到了,依依不捨地揮別這對有趣的夫婦和新朋友,搭上火車前往Bonn。
景點,教堂、雕像、墓碑、藝術品,只是人們的象徵物。個別的人們和思想,才是真正值得了解,能夠互相交流的重點。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認識不完,有機會還是要好好把握。所以我們才會覺得Couchsurfing是個值得推廣的主意,讓更多人有認識彼此文化的機會。
橫跨萊茵河的橋。為了保存萊茵河的景色,從Mainz一直到Koblenz之間都沒有橋樑,要靠渡輪接送。
德意志之角,變成本文的配角了。
上面是比較久之前的二氧化碳罐子,稍微重一點。後來又改良,變成上文中那台機器,瓶子的體積又更小了。只要裝自來水,把白色管子放進瓶子打氣,就會變成氣泡水了!
住在偏遠的地方還是有壞處的,好比說禮拜天早上的火車八百年才有一班。昨天晚上查出來這種結果,只好連早餐也一併捨棄,在美好的星期天早晨七點半硬把櫃台小姐挖出來check-out。背著全部的家當往火車站走,好像還是有點來不及,只好加速跑了一小段,此時登山背包多出來的束帶就有無比的價值了。
第一個轉車站是Mannheim,在這裡停快一個小時,算是一個工商業城市。對我來說,這裡最大的景點是市中心棋盤狀的街道。棋盤狀沒什麼了不起,但是街道和地址的命名是用座標式的方法編號:最南邊是A、往北一個街區是B、再來C,以此類推。然後以城堡為準從1開始算,往旁邊是2、3、4。房子的地址就是從交叉口開始算,所以地址會長得像「L14,2」這樣!真是個奇妙的都市規劃法,雖然這樣的確不容易迷路,不過地址感覺有點繞舌。A1就在城堡正門口,據說這個城堡蓋好之後,國王就搬到Munich去住了,所以大家還頗無言的,現在大部分是當作大學校舍使用。我在城堡門口架照相機自拍玩得不亦樂乎,連路人都看不下去了,來問我要不要幫我照張相。
在Mainz有兩個小時的空檔,又走到舊城區去參觀Gutenberg博物館。Gutenberg在Mainz出生,有幾年間住在Strasbourg(昨天在那有看到他的雕像),回來Mainz之後才產出第一本活字印刷的聖經。這本聖經一頁有42行,所以被稱為B 42。館中最珍貴的收藏就是三本B 42,不過除了文字是用印刷的之外,插畫和標題還是手繪加工的。博物館其實展示了從古到今的印刷技術,還包括造紙、結冊。
有人說,要不是Gutenberg發展活字版,大量印刷聖經的話,Martin Luther的宗教革命也不會成功。忘記是在布拉格還是哪裡,號稱是最早的新教徒,比Martin Luther還要早個一百年,但是因為支持者不夠,一下子就被教宗給幹掉了。所以英雄也是要靠時勢,戰爭英雄、宗教英雄、政治英雄皆然。
順利到達Bingen後,卻找不到KD渡輪的港口。問到路,背著全部家當狂奔一陣後,剛好沒趕上開走的渡輪。索性在岸邊吃起了冰淇淋,看風景寫日記。今天走得路也夠多了,就坐船欣賞風景吧!沿著Rhine有許多城堡,都是當初的地痞流氓「貴族」蓋的,跟過往的船隻硬收過路費。據說他們會在河上拉起一道鐵鍊阻擋船隻通過。有些城堡真的蓋得很漂亮,配上Rhine的山坡與河流,相當詩情畫意。
今天晚上是借宿當地的Anja家,到達Koblenz之後不久就被撿到了。跟著去一家蓋得像是城堡的地方跟朋友喝啤酒吃東西,為了我他們特地都改用英文,還用英文一直互嗆,真是超好笑的!我也進行了中文教學,還解釋台語跟中文的關係。Anja開的是一輛手排的敞篷車,開車非常有德國人剽悍的風格,想想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坐敞篷車呢!他家裡頗為舒適,還有一個陽台可以眺望河邊,而且還有電動百葉窗呢。
正版B 42真品。
在皇宮前的自拍;皇宮前面的十字路口就是A1。
連停車場的名字也是這樣子取。
在Rhine上面吹風四個小時,我的髮型就變成這樣了。後面是個蓋得像船形狀得城堡,在河的正中央。
一起吃東西喝酒的朋友們,各個都很幽默。
很快地收拾好行囊,這兩天幾乎沒有把行李打開,然後把棉被床單拿去還。已經起床在看旅遊書的神豬幫我送行到旅館門口,我又再度出發進行一個人的旅行。
一個人的表演叫做獨白,兩個人的對手戲不會是兩個人的獨白。自己思緒的節奏只有自己跟得上,即使看似深沈的想法也常是在須臾間瞬生。只要第二個人出現,對話是既定的禮儀規範,腦袋運轉的速度就得降低到可以聽進別人說話的速度。或著更簡單,剩下嘴砲而已。雖然偶而讓腦袋休息也不錯,不過休息太久會生鏽的。
今晚的落腳處在Kehl,就在德法的邊境上面。下了火車,在路上找尋一點點法語的痕跡。其實真的就只有一點點,偶而看到幾個單字,剩餘的仍然全是德文。通往YH的路封閉,只好繞道而行;又發現今天禮拜六,櫃台要下午五點才開,還好一個好心的阿姨讓我進去放行李。克服萬難之後,往法國前進!
本來是要騎單車去入侵法國的,不過腳踏車店也是很早就要關門,就只好徒步越過邊境了!從橋上跨越萊茵河,就到了Strasbourg,不過完全沒有概念這是Strasbourg的哪裡。正在徬徨時,「適時」下起了大雨,規模絲毫不比昨天碰到的遜色。於是很快打定主意搭公車往市中心前進。會講一點當地語言感覺還是很不錯的,至少我從看站牌到買票都知道我在幹嘛。不知道是法國人比較不喜歡說英文,還是其實法國人都不會說英文,幾乎沒有人會用英文回答我。
Strasbourg的聖母堂看起來好巨大!不知道是否因為廣場比較小的關係,走著走著聖母堂轟地一聲跳出來,整個身影佔據著天際,看起來似乎比任何看過的教堂都還高。進到裡面之後,就比較能夠跟其他教堂比較,然而整座教堂依然相當壯觀。爬上塔頂倒是沒有想像中的高,而且附近沒有什麼太特殊的風景。
法國的女生真的都比較漂亮!當然不是說就沒有不好看的,但是只要在路上走走就會發現漂亮的女生。比起來在德國街頭要找到正妹就比較困難。尤其是昨天在Freiburg,整個城難道都沒有年輕女生嗎?今天整天在Strasbourg街頭遊蕩看金髮正妹,相當開心。還去法國的郵局換了旅支,他們星期六居然還有上班,真是太溫馨了。
除了碰上一個大型基督教的遊行活動以外,我還在街頭看到反核的宣傳活動。志工拿著宣傳報紙仔細地跟路人一對一講解,我好奇湊過去看,也拿到一份宣傳報紙。那個阿伯還遞給我一個紙袋,說這是保護用的(pour la protection)。我原本以為是保護傳單不被雨淋濕,後來在裡面找到一顆糖果,還有一張使用說明:
核子意外防護系統
當無可避免的核子意外發生時,請照下列指示操作:
1. 打開袋子
2. 把袋子套在頭上,直到什麼都看不見
3. 不要去想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4. 對不停安撫的執政當局要有信心,雖然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應變。
5. 需要服用碘劑對抗放射性物質時,可以搭配糖果服用
6. 跟自己說道,如果當初沒有核能,生命會更加美好
實在是太幽默了!而且那顆糖果其實還滿好吃的。另外還看到一群男生穿著「Fred se marier」的衣服,簇擁著一個打扮成金髮正妹的男生,沿著街上跟路人賣糖果。看起來是個法國的婚前儀式,真是太好笑了。
Strasbourg的市容感覺比德國活潑許多,遊行、宣傳、搞笑、街頭藝人,很多有的沒的活動。在德國,看到最多人的地方都是在啤酒花園,沒事的德國人好像都在這消磨時間,不然就是宅起來玩火車模型。
看得出來,法國一日遊之後心情很好。除了物價真的有比較貴,在一個50%可理解的地方還是比30%可理解的地方自在。還有不時出現的「Ooh~La~La~!」跟滿天的SOLDES,唯一的敗筆是買回家吃的Alsace沙拉,實在是太不能理解了。
P.S. 在Strasbourg的fnac找不到Amateur Transplants的唱片。
越過這個河就是法國境內了!衝啊!
不管你要往哪裡去,走這條路就對了!這個路牌多好用啊!
開觀光小火車的司機相當隨性,開到一半就停下來聊天,後面的觀光客看起來頗囧。
非常有現代感的Tram。下面那張可以看到另一種車型,觀景窗超大,連門都有很大的玻璃。
Freiburg是黑森林的入口,往東進去就是黑森林的範圍了。今天坐火車到黑森林裡的Titisee湖,湖其實並不大,但是在群山樹林環繞下景致還算不賴。踏船在湖上繞了一圈,原本晴朗無雲的藍天飄來了一片積雲,竟下起雨來了。雲缺口的藍天仍然清晰可見,我們期待這一陣雨很快就會過去,所以搭車前往Neustadt尋找租腳踏車店。
在Neustadt遍尋不著,居然下起了大雷雨。決定回到Titisee,剛好搭上公車,在大片車窗後觀賞大雨浩劫的黑森林。暗自慶幸我們的好運,沒有在腳踏車上遭遇黑森林的洗禮。一片雲離開,要下車時雨又小了,好像把水龍頭關掉一樣。在Titisee晃啊晃的,果真找到一家租車店,不怕死地租了車環湖一周,所幸沒有再碰到大雨。
回程,在火車的大片車窗後,又見到一次大雷雨。原來不只飛機可以走在雲裡,黑森林的火車也與雲霧齊高,遠方的樹梢消失在白色的霧氣裡面,彷彿一幅中國山水畫。輕輕如棉絮的白色霧氣,卻意圖用水珠打破玻璃!火車毫不受影響,仍舊緩緩駛出森林到達Frieburg。
晚上跟神豬一起煮了義大利麵,當作餞別的晚餐。煮出來的東西大概也只有我們兩個可以吃得這麼高興。明天他們就要向南往瑞士出發,我則要向北往Amsterdam的方向前進。希望接下來都是好天氣,旅遊的人們都平安快樂!
雖然在Stuttgart住了這麼多天,不過幾乎天天都往外跑,倒沒怎麼參觀Stuttgart本身。到了要離開的最後一天,我還是決定去鄰近的Göppingen參觀Märklin公司的展示館。百貨公司裡面有的時候會看到迷你火車模型,製作精美但價格驚人,就是Märklin公司製造的。
下車又走了約半小時才到達,裡面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各式火車頭、車廂、軌道,還有各式各樣的造景與人物。模型火車是項昂貴的嗜好,但是不得不佩服這些模型的精緻程度。最流行的標準大小叫做H0,是1935年的時候就由Märklin製造出來的;1972年的時候發展出1:220的小比例尺,更為精緻。之後發展出電動火車頭、電動軌道,好幾列不同的火車可以分別控制。在這麼小的空間內可以安置這麼複雜的機關,其實也是滿了不起的。
很多人都暗自夢想家裡擺滿整個房間的模型,迷你火車穿梭其中,而且還有可運作的紅綠燈、平交道。可是好像又說不出為什麼模型這麼吸引我們。也許是覺得彷彿整個世界都在掌控中吧?
展示館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模型城鎮,加一加大概有七八列火車。火車之外,還有道路上的汽車、山洞、城牆、等車的人們,都是精心佈置栩栩如生。偷偷問了一旁的店員這邊總共要多少錢,他想了一會,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告訴我要八萬歐元。八萬歐元!夠買一台BMW Z4囉。
回到Stuttgart,搭火車前往黑森林的入口Freiburg。Freiburg幾乎都是石板街道,但是很多路旁都有小水溝。書上寫道,如果不小心掉到水溝裡面的話,就會娶Freiburg的女生喔!茶餘飯後,我很疑惑為什麼這裡要設計這麼多水溝。范晅很惡毒的說:「因為這邊的女生都嫁不出去!」
跟神豬一同去登高,爬得還真不是普通的高。亂走一通之後,發現一個類似塔的標示,跟著指示先爬上數百階的樓梯,發現這個瞭望臺,又爬了數百階才到達頂上。這邊的風景的確不錯,可以俯瞰整個市區,但是上面的平台會隨風晃啊晃的。不久隔壁的山頭開始打雷,看了看我們好像是附近最高的物體,趕緊在被閃電打到之前溜掉。所幸順利回到床上,沒有淋到太多雨。
Freiburg的石板路街道,上面還有Tram的鐵軌。
就是這一大段階梯,爬得我上氣不接下氣。
出現了,出現了!長得奇形怪狀的瞭望塔。
那邊的雲長得非常詭異,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天氣?
偽裝成啤酒的軟糖罐,頗為有趣。
倒退著坐火車,有一種特別的感傷。
歐洲很多大火車站都是讓火車一頭鑽入,不同月台的列車一字排開。當火車要離開這個站的時候,就要換個方向前進。所以所有的火車尾也都是火車頭,車廂也都有兩種方向的座椅。
坐在背著前進方向的座位,看著窗外的風景。綠葉拉成一條青黃的時光河,不停地往車後流走。耳機裡的聲音唱著:「你和我十指緊扣默寫前奏\可是那然後呢」逝者如斯,綠色流光消失於視線末端,留在那不知名的山洞外頭。即便是看似永恆的天空,也都緩緩地遠離。感覺是遠離某個地方,而非前往某個地方。
「捨不得\段段副歌\心還熱著\也該告一段落」,火車即將到站,步下火車踏上地面,回到正常時間。抬頭挺胸邁開大步,又是另外一段旅程的開始。
昨天到Tübingen去拜訪吳奕緯,從Stuttgart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到的時候正在下雨,吳奕緯已經在車站等我們了。Tübingen大學城的氣氛一出車站就可以感受到,路上走的都是年輕的臉龐,街旁的商店也是以學生為主要客層。吳奕緯帶我們看了河中島上的步道、最早的校舍、教堂,教堂外面還有個窗戶寫著「歌德在此吐過」。看來全世界的學生都半斤八兩,連歌德也不例外。我們還去參觀了Tübingen的醫學校區和醫院,佔滿了整個山頭,耳鼻喉科甚至有自己的一棟建築!
上午的行程是Tübingen,下午的行程比較像是參觀留學生的生活。我們在宿舍裡好奇的問東問西,想要了解在國外留學到底是怎樣的感覺,也順便聊聊台灣發生的事情。其他的改變不提,最明顯是吳奕緯的德文變得超流利的!看起來完全不用思考要用什麼字,跟德國學生有說有笑,真是令人欣羨。這趟旅程又讓我多了一個願望:有一天我要去法國混三個月,我也要把我的法文練好!
不知不覺就忘了時間,還到超市去買東西回來煮晚餐,結果弄到超晚才回到Stuttgart。看來留學生都自然會學會自己煮飯的技能,我在吳奕緯的廚房裡才想到,我在Amsterdam搞不好也是要自己煮晚餐!之前好像完全沒有想到這回事。不過就算先知道了好像也不能怎麼樣,總不能扛個電鍋來玩德國吧。
相較之下,今天到Heidelberg雖然也是個大學城,卻很明顯比較像個大城市。其實Heidelburg離Stuttgart有120公里,Mannheim還靠近許多。號稱全歐洲最長的行人徒步區,不過一旁都是些有名的牌子,看起來不像是給學生消費的地方。不知道在五百年以上歷史的大學裡面唸書或是研究是什麼感覺?我想像,也許會多一分謙遜吧:過去所有的大師在時代的最尖端,如今看來卻是那麼落後;但可能也有一番使命,要把知識的界限更往前推進。
不過這一切都與大學部的學生沒啥關係,大學生還是一樣的大學生。我們去參觀了學生監獄,是從前校方用來「懲罰」踰矩的學生,包括晚上酒後鬧事、把路燈弄熄、欺負豬隻等等。不過「監獄」裡面的房間是可以自由活動的,也可以出去上課。頭兩天要「挨餓」,只有麵包跟水,之後就可以請外面的人送東西來給你吃。想當然爾,不久之後學生就覺得無所謂,甚至還有人說海德堡大學一定要進一次監獄。裡面充滿了學生的塗鴉和簽名,還把每個房間都取了名字:有Palais Royal,還有Sanssouci(Potsdam的忘憂宮)等等。學生還是一樣學生,會做的事情現在還是差不多。
往山上去欣賞被法軍轟到剩下一半的城堡,廢墟也是別有一番美感的。我們一直在想,如果它是完整的城堡,還會特地上來看它嗎?裡面還有個大酒桶,跟著指示進到城堡的一角,果然發現一個很大的酒桶。高興地跟它拍完照,才發現原來這是小酒桶(Kleine Fass),真正的大大酒桶(Große Fass)還在旁邊!真的很大,大概兩層樓高;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又是木頭做的,裝了酒會漏得很嚴重,所以現在不再裝酒了。
在廣場上與飛機上碰到的德國人Niels碰面,他在德國長大,但目前在澳洲工作,回家來渡假。他帶我們走到對面的哲學家之路上,從那邊眺望Heidelberg的風景相當不錯,還可以順便看到城堡。這裡雖然是個大學城,不過看起來已經發展出許多其他功能,包括是個觀光客聚集之地。在河邊流連一番,為河面上的帆船們喝采後,就準備回到Stuttgart啦。就此結束紅屋頂小鎮之旅,接下來就是黑森林囉!
在海德堡大學的104講堂認真唸書。這個大講堂裝飾得很華麗,天花板上的四個圖像分別代表創立時的四個學院。現在只有重要的演講或是音樂會才使用。
市區貼著河流,相當有情調。不過有幾次淹大水,就把市區也一起淹掉了。
我和Niels,俯瞰Heidelberg市景。